他們是一個緊密協作的團隊,無數次出色地完成設備檢修、調試任務。哪里有需要,他們就會出現在哪里,忙碌的工地上總能看到他們背著工具包在一臺臺設備間穿梭的身影。他們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平均年齡28歲。他們與其他管理人員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但要完成技術指導工作,而且要拿起工具親手檢查調試每一臺設備。他們一絲不茍地調試著設備,就像醫生在用心地為患者診療。在大家的眼里,他們是保證設備正常投運的最后一道屏障。大家都親切地稱他們是——背著工具包的管理人員。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左起)馬長衛、任躍星、劉曉慶、胡彥強、趙國靖在華藥三期項目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成立于2002年,主要負責集團所承建工程投入運行前電氣設備、高壓電動機、變壓器、高壓開關柜及熱工儀器儀表的交接試驗,工程投產后各種設備的預防性試驗及繼電保護整定,確保工程安全供電和設備的安全運行,目前已具備110千伏以下電壓等級電力設施的安裝、維修或者試驗活動的資質。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左起)張浩、唐紅宇、張榮、焦紹亮、郭衛校、臧延斌在臨河項目高壓室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電儀試驗中心人員已從成立初期的5人增加到現在的15人。集團遍布全國各地的項目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哪里有技術難題哪里就會出現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背著工具包,穿梭在每一個車間、每一片工地,一絲不茍地檢查每一臺配電柜、校驗每一臺設備、檢測每一條電纜、緊固每一個母排螺絲,絕不放過哪怕是最細小的一個隱患。他們知道,確保電氣設備安全運行無事故,這是他們必須堅守的原則。
設備正常投運的最后一道屏障
他們是管理人員,但是他們跟其他管理人員有很大不同:他們需要親力親為。“我們每天做的重復性工作很多,簡單的如用力矩扳手確認聯接螺絲有沒有擰緊,用特種儀器檢測中高壓電氣設備的特性質量,用儀表測量設備安裝得是否正常,就是這些工作看起來簡單,其實要長期堅持不懈地、認真地做下來也不容易。所以說,調試無大事小事之分,一個簡單的控制系統如果調試不仔細、不認真,所造成的后果會很嚴重!”電儀試驗中心主任劉新峰這樣說。話說的雖然簡單,但是在復雜多變的施工條件下,面對型號繁多的各種設備,要做到不放過一個隱患、不發生一起事故,他們的付出卻遠非像說的那樣簡單。
工作中,他們要對電氣設備及電氣系統進行試驗與調整,發現電氣系統、電氣設備在設計、制造方面的錯誤和缺陷,找出施工中的安裝錯誤、接線錯誤等問題,并及時予以糾正,以確保所安裝的電氣系統和電氣設備符合設計要求、能夠正常投入運行。為此,他們需要每天背著工具包在工地上奔波,設備安裝到哪里就到哪里調試,設備什么時間出現問題就在什么時間檢修,用著管理人員的心思,使著技術工人的力氣,一切都為了保證設備正常運行。對他們而言,要做好他們的工作,過硬的技術、充沛的精力、高度的責任心和樂于奉獻的精神缺一不可。他們是保證設備正常投運的最后一道屏障,他們為此而感到光榮和自豪。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劉新峰
團隊整體實力更重要
為了適應集團快速發展、項目不斷增多的需要,電儀試驗中心在不斷加強團隊成員自身學習新設備和新技術的前提下,還制定了以老帶新、金字塔式發展模式,在彌補人員不足的同時,也為集團培養了更多的技術能手。
2012年春節剛過,電儀試驗中心就聯合第四工程公司,針對施工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對40余名一線員工進行了高壓終端頭與中間頭電纜頭制作安裝、電氣及儀表專業現場施工技術與質量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培訓,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參訓員工的理論水平和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他們還組成培訓小組先后到華藥項目部、大同阿拉賓度項目部、內蒙古聯邦制藥項目部施工現場,對技術員和班組工人進行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使大家在技術、安全、質量等方面都得到比較明顯的提高,受到一線員工和項目部歡迎。
劉新峰說:“一線員工的活干得越好、出的錯誤越少,我們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也就相應的越少了。個人能力再強,也不如一個好的團隊整體實力強。所以,我們應該注重一線員工的培養,多開展面向一線員工的技術培訓,幫助更多的年輕員工盡快成長起來。”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劉立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們
對于電儀試驗中心的人來說,艱苦的工作環境、危險的試驗項目和長時間的加班加點已經成了家常便飯。但是他們憑著高度的責任感和忘我的工作態度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保證了工程的順利投產,達到了甲方的滿意。
在大同威奇達搬遷項目,甲方出于綜合考慮選用了一批舊的高壓配電柜。這些配電柜由于長時間閑置,好多元器件已被腐蝕損壞。為了實現舊配電柜同新選購的14臺綜合保護器配套,在沒有圖紙的情況下,甲方要求項目在七天內對舊配電柜進行重新設計、布線、安裝、調試,工期之緊、任務之重可想而知。為了能按時完成任務,項目上的調試人員明確地進行了分工,劉立安排焦紹亮負責電路的設計,其他人員負責在高壓配電室安裝。當時,除了甲方提供的設備原理圖外再沒有任何資料,焦紹亮就一點點地研究設備原理圖,根據綜合保護器的工作原理一步步地進行設計,看不懂的地方就聯系廠家詢問。兩天時間,三頓飯,六小時睡眠,焦紹亮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終于設計出了符合要求的配線圖。同時,在高壓配電室,沒有玻璃,沒有電纜溝蓋板,外面大雪紛飛,室內也是零下十幾度,就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調試人員們一干就是一周,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任務,贏得了甲方的好評。
在常州金凱特鋼項目,為了配合自動化順利調試、試車,電儀試驗中心抽調宗紅星、馬長衛、申永和到項目負責調試三十多臺變頻器等工作。由于工程是高爐改造,三個高爐輪流停工檢修,所以現場環境非常糟糕。在調試轉爐二文喉口電動推桿時,現場溫度達到了40攝氏度,而且還時不時地趕上往沒有停工的轉爐里吹氧,每次吹氧都伴隨著很大的粉塵撲面而來,整個現場變得伸手不見五指。于是,他們的調試就成了打游擊,粉塵來了他們就跑,粉塵跑了他們就過去接著調試。汗水夾雜著灰塵,一天干下來,他們每人身上都披了一層厚厚的粉塵,臉上都看不到肉色了。在布袋除塵技改系統調試過程中,工作環境更加復雜,尤其是煤氣濃度較高,為了保證甲方順利投產,他們帶著CO氣體報警儀輪流交替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安全順利地完成了調試任務。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宗紅星
一切為了甲方心中的口碑
在2012年聯邦制藥(內蒙古)有限公司項目的四期工程,該項目年產6-APA12000噸,調試工程量較大,調試任務繁重。試驗中心安排劉立和張榮兩位副主任負責該項目的調試任務,并對年輕的同志進行手把手地培養,像唐紅宇、郭衛校雖然入廠較晚,但進步很快!聯邦制藥四期電氣設備高壓柜和低壓柜近900臺,廠家比較多,要么沒有圖紙,要么圖紙和實物不符,配電柜廠家根本不按規范施工,配電柜的問題千奇百怪。就拿制水車間來說,20多面配電柜,兩個廠家售后技術人員在現場改了一個月,最后也沒弄成。為了不耽誤甲方的施工計劃和送電試車,調試人員加班加點,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在甲方要求的時間具備送電試車條件。聯邦制藥四期絕大部分自動化控制儀表都是進口設備,都沒有中文說明書,給儀表設備安裝和調校帶來很大困難。因為其設備安裝精度高,并且特別貴重,所以必須保證準確無誤。由于工期緊張,必須在最短的時間里搞清這些設備的安裝和調校方法。張榮和張浩通過近一周的時間咨詢和翻閱資料,終于搞清了各個設備的安裝及調校方法,并且針對每種儀表設備都編制了安裝及調試方案,在保證工期的前提下使設備得以順利安裝及調校,贏得甲方的一致好評。
在聯邦制藥四期工地,因為熱源只有在熱電廠生產之后才有,所以車間內比車間外還冷。就是在這樣的冰天雪地里,冒著零下20度的嚴寒,項目調試人員每天穿梭在四期工地的各個車間,調試每一臺設備、檢查每一個可能出現事故的部位。在干四期工程的同時,一、二、三期工程還在不停地改造,時間比較緊,要求改造完成立刻投入使用,并且因為車間都在生產,所以工作需要格外小心,避免誤操作將正在生產運行的設備停車,給甲方和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而且有的車間是防爆車間,進車間都需要關閉手機和火源,干活感覺有種被束縛的感覺,所以在車間工作危險系數比較高,進入車間工作必須做好自身的和工作上的安全措施。為保證工作萬無一失,所干的工作檢查了一遍又一遍。在大家的努力下,后續工程順利交付甲方,滿足了甲方需求。
從2007年至今,調試人員在聯邦制藥項目的出色表現,得到了甲方的高度認可,天俱時調試這個品牌在甲方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調試人員都有一個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要付出更大的艱苦努力,把建立在甲方心中的良好口碑保持下去,并且越來越好。
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2012年七月至八月,任躍星與張浩在中糧生化能源(衡水)有限公司項目同樣得到業主主管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集團電儀試驗中心曹軍政
以試車成功為最好的回報
2012年,伊犁川寧項目牽動著整個公司的心。這個項目對電儀試驗中心來說,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在伊犁川寧項目,電儀試驗中心首次接觸高壓變頻器,沒有任何經驗,也得不到相應的指導和幫助。為了做好高壓變頻器的檢測和調試,他們密切跟蹤高壓變頻器柜安裝進程,研讀設備說明書,上網查閱資料,及時準備調試資料并編制調試計劃。他們一次次地討論研究高壓變頻器調試方案,嚴格按照試驗步驟和試驗規范對高壓變頻器各元件、各回路進行測試,并隨時與廠家溝通,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萬無一失,最終保證了高壓變頻器的安裝成功。這次成功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經驗,推動集團電氣高壓調試工作又邁上新的臺階。
還是在伊犁川寧項目,曹軍政作為一個剛剛入職一年的技術員,參與三個工藝車間的儀表調試,在馬長衛的帶領下,對各種儀表、閥門進行單體調試及檢查。為了保證進度,曹軍政白天在車間里做單體調校,晚上在宿舍里編寫調試報告,幾乎每晚都要忙到凌晨兩點多。單體試車階段是出現問題最多的時候。這期間,曹軍政白天在現場和甲方一起討論處理問題,經常忙得連飯都沒時間吃;有時候晚上剛剛鉆進被窩里,甲方的電話就來了,他二話不說,馬上起床去現場。最后,他為了隨叫隨到、及時處理甲方提出的問題,干脆搬到了還在施工的車間里去住。他不怕累、不怕苦,終于保證了試車的順利進行。
功夫不負有心人。電儀試驗中心的小伙子們沒有白付出,伊犁川寧項目最終實現聯動試車一次成功。
或許,這是他們得到的最好的回報?;蛟S,這也是他們奔向更大勝利的新起點。這樣一個團結協作的團隊,讓我們相信,他們一定會做得更好;這樣一群敢于拼搏人,讓我們期待,他們一定會給大家帶來更多勝利的喜訊。